教練 Q&A

教練、潛能、影響力

「教練 coach」在職場上的角色對不少人來說仍然有點陌生,現任諾華 CEO 大家長 Vas Narasimhan 在這個影片邀請他個人的領導力教練 Jennifer Garvey Berger,談一談教練是如何在幫助職場人員及高階主管持續精進,從自身成長擴大到形塑組織文化。

我很喜歡 Jennifer 說的一句話,完整地體現了教練的信念:

「如果人們能擁有一個發展自身潛能的路線圖,它將會改變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進而改變對於「我是誰」的自我認同,因為人們能夠預見未來那個更好的自己」("If people have a map of their own potential, it changes the way they see themselves, it changes their relationship to who I am now if I have a sense of who I could become.")

要能夠看見自己的潛能,就要能面對真實的自己。Vas 也提到在教練過程中,讓他很有感的一句話:

「重要的不是要超越人的極限,而是要成為真真實實的人」("It's not about being superhuman. It's about being super human.")

既然是人,就會犯錯。Jennifer 提到領導者常見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面對自己可能犯的錯 (How do I deal with my own fallibility?)。當我們可以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我們就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就像 Jennifer 提到的:。

「領導者需要先改變自己並不斷成長,才能改變整個企業」"Leaders need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and grow themselves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 businesses"

關於教練

1. 教練與其他類似專業有什麼不同?

教練相信客戶可以藉由發揮客戶自己的創造力和資源,帶著自己往前進,因此教練方式具有以下特點:

  • 教練不會替客戶做決定,客戶有能力為自己做主
  • 教練不會替客戶訂好計畫讓客戶按表操課,而是協助客戶主動訂出計畫。

因此教練和以下專業不同:

  • 教練不是導師 (mentor) 或訓練員 (trainer)。
    • 導師或訓練員將自己的經驗或知識傳授給被指導者;
    • 教練則相信客戶自己就是專家,在引導下可以找到並決定自己的下一步。
  • 教練不是心理諮商師 (counsellor) 或治療師 (therapist)。
    • 心理諮商師或治療師聚焦在一個人過去的經驗如何影響現在的自我信念和內在狀態;
    • 教練則聚焦在客戶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2. 什麼樣的人適合接受教練?

  • 目標導向:有明確目標和改變的動機
  • 學習意願:持開放心態,願意從過往經驗中學習,能接受新觀點,自我成長
  • 自我察覺:願意自我探索,看見自己內在狀態如何影響自己思考、情緒、行為
  • 願意當責:願意找出自己對於達成目標的影響力,為自己的行動和結果負責

3. 教練是如何進行的?

  • 教練時間一般約 2-4 週一次,每次進行 30-60 分鐘不等,頻率和時間長短可依需求彈性調整。
  • 藉由教練提問,協助你察覺情緒、想法、信念,在遇到的困難上看清楚盲點,找到改變的契機,促成實際的行動。

4. 教練會談需要進行多久?

  • 教練會談的目的在於幫助客戶達成目標,會談次數和過程需時多久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目標的複雜度、客戶內在狀態與外在環境、客戶動機、客戶與教練的合作方式等。
  • 一般來說,教練會談的過程包含教練與客戶建立彼此的互信關係、了解客戶目標及狀態、釐清障礙、設計行動方案,因此建議至少進行3至6次的教練會談,比較能夠有一定程度的進展。
  • 教練會談是一個協助客戶自我成長並達成目標的過程,客戶在轉變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和挑戰,教練會和客戶一起討論怎樣的教練會談進行能夠協助客戶持續前進。

5. 教練過程中,我需要注意什麼?

  • 教練過程中,會經由教練對於客戶的提問,引導客戶深入思考,目的在於幫助客戶對於訂出的目標、現狀及下一步的計畫能有更清楚的了解及方向。
  • 教練的提問方式因人而異,若您在過程中,對於教練的提問覺得困難、不知如何回答、有壓力等,或是談及某些話題會讓您有不舒服的感受,請讓您的教練知道,教練可和您一起找出最適合的進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