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選擇猶豫不決? 5個原則幫助你做決定

2023-07-21

生活中的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決定。此刻的你,正在閱讀這邊文章,因為你決定花時間了解文章的內容,而不是做其他事情。這樣大大小小的時刻,持續在發生。我們在每個分叉路口的選擇,造就了今天的我們。

回想一下你過往人生中的重大決定。當你面對重大抉擇時,是如何做出決定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幾個做選擇的原則,幫助你面對困難抉擇時,找到方向。

想不出來,就寫下來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腦中不斷地權衡不同的選項,一下子覺得 A 選項好,過不久又想到 B 選項其實也不錯,來來回回沒有結論,最後乾脆放棄思考?

人的大腦通常只能聚焦在一件事情上,面對複雜的分析和比較,你需要把想法從腦中搬出來,讓它有足夠空間進行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想法寫出來,完整地呈現不同的角度和考量,讓自己「見樹又見林」。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有時候,會有朋友跑來告訴我最近遇到的生活狀況,請我提供建議:「你覺得我應不應該…?」,像是該不該換工作、該不該把話講開之類的。

於是我會反問他們:「假設我在一個路口問你:『你覺得我應該要直走、左轉還是右轉?』,這時你會怎麼回答?」。對方通常會問我:「那要看你想去哪。」

同樣的概念,當你遇到不同的選項時,第一個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狀態是什麼,有了目的地,才有最適當的路線。該不該換工作,先要知道對於接下來的職涯方向和工作期待是什麼;該不該把話講開,先要知道你希望溝通達到什麼目的。

當你有了清晰目標,不管路途上遇到多少叉路口,你都知道該如何前進。

這些選項可以滿足哪些重要的核心要素?

有了目標,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檢視不同的選項。選擇困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每個選項都不完美、各有優缺。很多人會把好處和壞處各自列出,但依舊無法比出個所以然。

這時建議大家可以把每個選項的關鍵要素和「目標」做個比對,找出最符合目標的選項。比方說,目前有三個工作機會,分別具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處。如果下一個階段的工作目標是「存錢買房」,那麼錢多的工作就值得考慮;如果工作求的是「讓自己身心休息」,事少的工作就比較理想;如果想要「減少通勤時間」,那麽離家近的工作就是個好選擇。

不同的選項各有好壞,但通常我們看重選項好壞的程度卻不相同。試著把這些選項好壞的重要性進一步排序,可以幫助自己做決定。

我可以如何降低這些選項的風險?我可以如何處理這些選項帶來的不良後果?

做決定時,另一個會讓人猶豫不決的原因是選項帶來的風險。很多容易焦慮的人,會把做選擇的焦點過度放在可能的不良後果,卻忽略了可以做的「事前準備」和「事後處理」。

例如,對於長期和伴侶的相處問題,想要找對方溝通,但擔心一提起對方就不高興,於是兩人長期冷戰。這時可以問自己:「我可以在溝通前做些什麼,讓對方比較能心平氣和的和我溝通?假設對方真的不高興了,我當下可以怎麼反應,減少對彼此的傷害,為後續的溝通鋪路?」

當焦點轉到「事前準備」和「事後處理」,都可以找到方法提高這個選項的可行性,讓選擇更彈性

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要做一個重大的決定,需要很多自我反思和察覺。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內在的衝突、矛盾,或是對於做出決定後需要付出的未知代價感到恐懼,因此選擇維持現狀。然而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在某些狀況,維持現狀長期付出的代價往往超過我們的想像,它可能代表一個錯失的機會,或是不願誠實面對一個持續惡化的問題

當你做選擇時,請記得把「維持現狀,之後再說」這個選項的長期影響列入考慮,如果風險很大,請記得好好安排時間來思考該如何做選擇。

做了決定,就勇於承擔後果和責任

每一個決定,就像是一次次的實驗,結果可能有好有壞。當我們能坦誠面對結果,承擔責任,從中學習如何在下一次做出更好的決定,我們就能持續成長、進步。

👉 教練提問:

  • 你現在正面臨哪些重大的決定?
  • 有哪些重要的決定,是你因為害怕而不願面對的?
  • 上面哪些原則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選擇?